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叶先生因工作关系,每天最多吃50颗槟榔,反覆出现破皮溃疡,嘴巴感觉刺刺紧紧,在吃槟榔约10年後陆续发现口腔内白色斑块,嘴巴张不开等症状,但因心存侥幸,认为只要戒除槟榔、刷牙清洁口腔,就不会有问题,一直没有就医。直到客户发现他脸颊肿起来,口腔有异味,赶紧就医後,已是口腔癌第4期。
卫福部国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鼓励民众运用口腔黏膜检查,及早发现有机会筛检出癌前病变,经过适当处置,能有效避免发展成口腔癌,建议30岁以上有菸槟行为的民众,每2年携带健保卡至健保特约牙科、耳鼻喉科医疗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检查。
新竹县政府卫生局卫生稽查员邱淑琴表示,因应局内人员异动频率高,会加快培训同仁卫教能力,并制作口腔癌防治手册给民众供参,为提升医师监别诊断的能力,再建立口腔病变图档给医师。
依卫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统计资料分析,口腔癌患者好发於中壮年族群,国人平均余命80.9岁,但口腔癌死亡年龄中位数60岁,口腔癌患者整整少了20年的寿命。早期发现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与降低治疗难度的关键,民众若发现口内出现「破斑硬突肿」之一的情形,应尽速就医: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过两周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现不明的红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渐变硬、紧,最终嘴巴张不开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规则突起(乳突状或疣状突起)
(5)肿:脸或颈部出现肿块或两侧不对称
